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部分网站,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1844人参与),55.6%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跳早族”,其中10.8%的人认为“非常多”,仅有0.8%的人觉得“非常少”。受访者中,“80后”占53.9%,“70后”占30.4%;23.2%的人坦言自己就是“跳早族”。
公众对于“跳早族”是什么态度?调查显示,支持者占20.5%,反对者占31.7%,47.7%的人表示“不好说”。
北京某国企职员杨轩(化名)说,她在毕业后的短短半年里换了三份工作。刚毕业时,杨轩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在一家广告公司获得就业,但仅一个月后,她发现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果断辞职了。不过,杨轩的第二份工作仅维持了一个星期,原因是“实在忍受不了部门领导的作风”。她的第三份工作虽然轻松,但由于工作地点离住所太远,而当时眼下正好有个离住所近且工资更高的工作,所以干了不到一个月,她又辞职了。
“我觉得跳槽无所谓对错,只是后悔自己大四求职时,没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志向与能力,之前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就匆匆忙忙找工作凑合。”杨轩说。
上海某高校研究生李悠(化名)在看到许多师兄、师姐变成“跳早族”后感叹:“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很浮躁,找工作时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看到大家都考公务员,他就考,大家都想去银行,他也跟着去。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的心沉不下来,每个工作都是浅尝辄止。”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找得太随便”
调查显示,对于“跳早族”越来越多的原因,61.2%的人认为是“为避免‘毕业就失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找得太随便”;60.8%的人选择“现在大学毕业生太浮躁,难以在一个岗位踏实工作”。
此外还有:“工资太低”(57.4%)、“对工作的价值认同感越来越低”(52.4%)、“许多用人单位不注重人才的后续培训与开发”(46.2%)、“许多毕业生觉得目前工作没有前途”(43.0%)等。
杨轩认为,自己“跳早”利大于弊。“不跳槽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跳槽就是做减法,减到最后就剩下自己喜欢的了。”
但在李悠看来,“跳早”会让毕业生付出惨痛代价。因为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毕业生很难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这种情况下轻易跳槽,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还会变得过度自我——只找用人单位的缺点,忽略自己的不足。
“‘跳早族’越来越多,会让很多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感到,社会很难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好饭碗了。这样一来,大家都会想在找工作时‘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从而忘了工作的实质,是给自己提供一个能够奋斗和提高的平台。同时,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浮躁。”李悠说。
调查显示,70.8%的受访者认为“跳早族”增多会让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63.3%的人觉得,“跳早”不利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61.7%的人担心,员工“跳早”会增加用人单位的发展成本。仅18.5%的人表示,“跳早族”增多会让工作流动更加频繁,让社会更有活力。
“跳早”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麦可思资深高校咨询顾问马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不论是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还是高校的角度来看,“跳早”行为都是弊大于利。
对于毕业生而言,“跳早”不利于职业能力的提升与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跳早”会让用人单位浪费培训新员工的成本;对高校而言,毕业生中“跳早族”太多,会损坏该高校的口碑,影响以后毕业生的就业。
“大学应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位置,对将来可能面对的工作条件、性质和环境做好心理准备,让学生理性地进行职业规划。用人单位也应为刚毕业的新员工明确规划好职业发展的路径,做好入职培训,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职场磨合期。毕业生应抛弃不切实际的书生幻想,从初级职位做起,从低端杂务做起。”马妍说。
调查中,69.7%的人建议用人单位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留住人才;65.4%的人建议毕业生更加耐心、理性,即使要跳槽也应判断清楚;64.7%的人建议大学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48.5%的人认为,我们应改变浮躁的社会风气,增加人们对工作价值的认同感。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校园网--www.xiaoyuan.org 联系邮箱:service@xiaoyuan.org
本文链接: http://www.xiaoyuan.org/blog/1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