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谈到人际关系,都说不太会处理,甚至有人说“害怕”。我其实也不太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年轻的时候,一脸正气、趾高气昂的和领导争论,喜欢用挑剔的眼光,似乎看谁都有毛病,好像自己最棒,谁都不如自己。可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磨炼,也可以说是栽跟头吧,慢慢的体会出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并且也顿悟出一些经验来,发现了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心理障碍。我把在职场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体会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1、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逆反情绪。
人在听到和自己观点不用的意见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抵抗。而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就很难清醒地分析对方的观点,听不进去对方说的任何话语。这个表现往往在讨论会中,或者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的时候。不会与人沟通的人,往往的表现是,别人刚说完自己的观点,他就跳起来反驳,且言辞激烈。这样的人给旁观者的感觉是,这个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固执己见,不善于听进去别人的话,自负自大,可能很聪明,很能干。但是,会让人有惧怕接触的心理,久而久之就另身边的人敬而远之再也不给你好的建议和意见了。
处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首先是要自我调节一下情绪,稳定几分钟要把上来的逆反情绪平息下去。然后带着平和的心理去听别人的意见。当听到其他意见的时候,我首先会仔细的听,他的和我的有什么不同?他的想法有什么漏洞?按照他的想法会出现什么样的负面后果?他是否有预案?他说我的缺点,是不是我真的存在?是否有误会?如果是误会我应该如何解释?有没有必要一定去解释。我一般会对对方指出的我的缺点,首先表示感谢。我会说:谢谢你的直率,因为我有很多缺点自己看不到,就需要有人帮我纠正,这样我以后才能知道怎么改正这些缺点。如果需要解释的误会,我会用最短的时间解释清楚。
2、 要学会客观地看待别人的优点,并且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有自负的心理,也许是虚荣心在作怪,我相信谁也不例外。这个心理表现在每个人都有在别人背后说别人的“毛病”。都觉得在某个方面,那个被说的人不如自己。
在职场中,最容易造成这个现象出现的时候,就是有人被提升,有人被嘉奖,有人被宣传的时候。这个时候,人的嫉妒心理,自卑加自负的心理,会刺激人的报复欲望,其表现就是要说这个人的“坏话”,来疏解自己的不平衡心态。而当你说的时候,你要清楚的意识到,你有嫉妒心理,说明你不如人家了。你可能会觉得你那里都比人家好,为什么不是你?很多人最容易平衡自己的话,就是:他就会拍马屁。记住,当你用这句话评论别人的时候,说明了你至少承认了自己的两个缺点。第一自己不会和领导沟通,第二,有嫉妒心。如果你把这样的情绪,散发给同事,那么你就危险了。因为你不知道这些话,什么时候就会传到对方耳朵里,或者老板耳朵里,那么你的职业上升就永远停止了。
因此,在职场中的人要学会正确的平衡自己的不良心态。那就是学会客观地看待别人的优点。比如被提升的人,就是因为会“拍马屁”,你也要承认,那就是人家的一种能力。一种在职场中生存的能力。如果自己也能做到,那么就去努力。如果自己做不到,也不要产生嫉妒,更要用宽容心态理解它。那么对待自己因此而不能得到提升,也要心服口服。我体会在职场上做人做事的原则:借用联想企业文化中的一句经典----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能说会练的才是真把式!
3、要学会反驳别人意见的技巧
这个在职场中很常见。我的做法就是,我从来不直接反驳。我都是用提问的方式来让对方回答。当然,前提条件是我认真的听了他的方案。我会在听得时候,用挑剔的态度去听,也就是找对方方案的漏洞。然后把我的问题记下来。等他结束了,我就会一一提问。如果对方都能有很好的答复来解决。那么我会心服口服。如果他有考虑不全面的,那么我就会提出我的建议方案。
反驳别人的方法,就是不要直接对对方说,你这样是不好的。换位思考,他也许会抵触和抗拒。甚至会认为你想让他下不来台。如果我们用商量的语气,用提问的方式让他自己说出来,发现自己有漏洞的时候,再提出中肯的建议,我想对方会心悦诚服的接受。甚至还会心里感激我们。你觉得呢?
4、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论这个人在公司中处于什么职位。
如果你要在职场中工作的愉快,那么就要和任何人相处的融洽。要懂得尊重任何人。从负责卫生的阿姨,接待,到各个部门的同事。
我以前到办公室的时候,如果看到阿姨在打扫我的办公室,我都会帮助她,并表示感谢,我的秘书看到我这样对待阿姨,她也同样的对待阿姨。相反,我看到其他经理的年轻的秘书,很不客气地招呼阿姨干这个,干那个。我就想,你怎么对待别人人家就会怎么对待你。做人体现在细节。结果是,阿姨最爱打扫我的办公室,我办公室里的绿植似乎是最新鲜的。这也许就是相互尊重的结果。同样,我对待任何部门的同事,都是以尊重的态度。我去财务报销,总是对他们的工作表示理解,并经常表示感谢。我中午总是争取和大家做在一起吃饭,并且唠唠家常。我会为任何一点小事,对任何一个人表示感谢。因为我知道,即使是他们分内的事情,但是如果你重视了和尊重了他们的工作,他们同样也会尊重你的工作。因为人都有被别人认为重要的需要。因此我要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就是,他们对我非常重要,他们的工作,不但是履行他们的工作职责,更是对我个人极大的支持与帮助。为此我感激他们,尊重他们,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其实,对任何人的尊重不是表现给谁看的,是人对自我修养的一种修炼。但是,你自觉地这样做的同时,其实别人也看得到。
5、要学会和领导谈话的技巧
很多人非常不习惯和领导谈话,一听和领导谈话就紧张。和领导谈话,有几种情况:讨论工作,接受意见,要求利益。不论哪种情况,你要懂得,你要尽量站在领导的角度说话。要说他希望得到的答复。
比如讨论工作,他既然找你,就是要听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听你抱怨工作困难。也许领导会迂回的问你一些工作情况。你千万不要以为他是真的要听你打小汇报。很多人都不懂领导说话的艺术。结果抱怨工作,抱怨同事,对公司提出很多意见。看似你很真诚。可是领导不这么看。领导会认为你是一个不懂沟通,背后爱打小汇报的小人,即使你说了别人说领导的坏话。领导照样会看不起你。最好的表现就是夸奖和你一同合作的同事。对你们的团队合作表示满意。这样领导会觉得你是一个很有团队感的人,很会尊重别人,会沟通。其实这样也是给自己以后留后路,你想想,如果你总在同事面前夸别人,一旦有一天那个被你夸的人诋毁你的时候,听的人一定是对诋毁你的人产生反感和鄙视。如果这个人是领导,那么倒霉的是谁?所以经常在别人面前夸奖别人,只会对自己有好处。说别人坏话的,只会给自己找麻烦。
如果领导找你,委婉的提出了对你的意见。你也不要激动,不要情绪低落。要冷静的考虑,你也许真的做得过分了,你得罪了什么人。你也可以坦率的征求领导的意见,问领导,您觉得我怎么做更好呢?如果领导给你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意见,你就要注意,这个一定是领导最在乎的。比如他可能说,我希望你以后还是要把精力多放在业务上,说明他对你的业务表现不够满意。他如果说,希望你以后多和同事好好沟通。说明他对你人际沟通,与同事相处能力不满意。那么就一定要改。否则你即使换工作,照样会有同样的问题存在。如果是要求利益。这样的谈话最需要谈话技巧。当然要求利益的前提是你一定是为公司做的贡献,而公司有机会。那么切忌说威胁公司的话。比如你如果达不到要求,就提出辞职等等。而要说,你相信公司会给你一个激励的方案,使你更愿意努力,衷心地为公司的发展做更大的贡献。你相信公司正是因为有很好的奖励机制,才能更好的留住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
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
中国人都有不爱赞美别人的习惯。总觉得说的话肉麻,自己说不出口。其实原因就是,你从心里就觉得人家没有你好。是既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也不能客观地看待别人的表现。所以赞美不能由衷。
比如,看到女同事打扮得得体,就可以夸她,你今天看上去很精神。精干不失妩媚。她听了一定会很高兴。其实如果男人能够正常的赞美女人,女人也正常的赞美男人,把赞美坦荡化,这样大家相处就会和谐很多。
经常在办公室赞美同事。夸女孩子漂亮,或者她的香水味好闻。夸男同事幽默风趣,办事精炼。结果是,他们也会拿同样的赞美回报我。你高兴,我高兴,大家一起乐融融。一次,我老板剃了个新发型。他一进来我就发现了,所以我就说。我喜欢你这个新发型,够酷。给他高兴的,还冲我挤挤眼睛。然后大家一起大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经常夸奖别人,也会给人造成亲近感,对你日常工作都是帮助。你办任何事情都会比别人容易。
7、要学会和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同事相处
在单位,你一定有和你竞争的同事。我的原则和相处策略是:要学会感谢我们的“对手”,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我们更有锐气,更有发展的压力。这样的同事虽然绝对不能成为好朋友。和这样的人相处,就要巧妙的保持距离。但是还要和他相处融洽,绝对不能和他议论同事的是非。而且越是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我越要夸赞他,因为敌手强大,证明自己也很强大。因为能够夸竞争对手的人是要有一定度量的。但同时自己要尽力做得比他好。那么他也有可能做不到,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因为利益拼命想要打败我,背后说我的坏话,这个时候,听的人就会快速的对他的人品做出评价。
8、要懂得办公室政治规则,不要触碰办公室“禁区”
与同一个部门,一个办公室的人发展爱情,为大忌;与办公室的同事说同事间的坏话,为大忌;与办公室的同事发展“深厚友谊”,并且什么话都说,包括自己的隐私,为大忌;与办公室的同事一起议论老板,为大忌;在办公室穿性感服装,为大忌;打听同事的隐私,包括工资,奖金,婚姻状况等等,都为大忌;在办公室公开和同事吵架,为大忌;与同事拉帮结派,为大忌;到老板面前说同事的坏话,为大忌。
各位已为职场的人士或者即将毕业前往企业的大学生们,未来美好请继续憧憬,可是步履维艰也是现实,但是只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用真诚的情谊来对待身边的事务,我相信我们都可以做到我们的期望。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校园网--www.xiaoyuan.org 联系邮箱:service@xiaoyuan.org
本文链接: http://www.xiaoyuan.org/blog/2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