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网> 正文

选择“机会”还是选择“资源 ”

前两天和一位朋友聊起来,现在的机会很多,可惜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他说,要是我年轻20岁,我一定去做*******(某件让他羡慕和憧憬的事)。我笑笑,在旁边补了一刀:那还需要有现在的思维模式,只是年龄倒退了20年。要还是原来的思维模式,恐怕你选择的路依然和现在没什么两样。

我们总是想:当初要是…….现在早就财务自由了。买房如此、创业如此、学习如此、生活也是如此。我常常后悔要是十二年前肯去借30万,买下旁边60平方的一居室,现在至少可以挣500万元。当时想的是从哪里借到那么多的钱、太费劲了、刚买了大房子再买个小房子有用吗、拿什么还呢?要不还是算了吧。结果,现在只能感慨,那可能就不是我该发的财吧。

后来我时常思考,如果当初做出另外的决定会怎么样呢,越来越觉得这点挺有意思的。

 关注资源的思考

随着组织咨询项目越做越多,同样发现了很有趣的现象。很多管理者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面临一个选择的时候,他们会去做类似的思考。手上有哪些资源呢?要费多大力量拿到呢?合算吗?有必要吗?风险怎么样?要不再等等看吧……大多数人经过思考以后,最终会选择一个相对风险较低的解决方案。

居然和我当初买房子的思考方式如此雷同。

慢慢发现一个规律,在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往往会有两个决定性因素摆在面前。一个是“资源”,另一个是“机会”。 不同的选择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很多人提到一个好想法或解决方案的时候,想到最多的是手上有哪些资源可以支撑。如果会议上有人说出以下的理由,而思路的提出者不多做一点坚持,这个想法大概率会因为没有太多资源去实现而被放弃。

放弃的理由是因为有人说:

“过去也有过类似的方案,但并不成功;

我们的领导肯定不会支持的;

这个方案好是好,不过难度太大了,以我们现在的人力根本做不到;

费力不讨好;

哪有那么多人来做这件事啊;

时间太紧了,任务太急,这次就先凑合吧;

…………………………………………..”

林林总总,其实只有一个理由:“我们没有资源,所以做不了…….”

   另外的可能

关注“机会”的人,则会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现在耳熟能详的创业成功者,恐怕当初做事情时的资源并没有相像中丰富,不管是当下成功的马云还是当下失败的贾跃亭,都是很好的例子。

在组织中,真正关注机会的人,往往会获取更多的成功。因为机会代表了新的可能性,而资源则不然。资源代表了你现在所拥有的,却无法保证未来。当资源做为决策的衡量标准时,所有的人关注点会集中在我们有什么,而不是我们要成为什么。最终得到的往往是相对平庸的答案。这就是为什么民主协商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

如果管理者习惯性地关注资源多一点,可能首先会考虑手里有哪些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做什么事。当一个机会展现在面前的时候,资源会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从公司经营管理看,他们很稳健但却可能丢掉一个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人更适合从事一般性地管理工作,而无法成为一名具有创新意识的领导者。

如果管理者关注机会多一点,再多那么一点点的坚持,就会有更多的动作去寻求更多的可能性,而不被手中的资源所羁绊。他们会发现机会、识别机会、创造可能,并基于新的目标进行资源的多元化整合。人们可能会不适应他们快速的变化,今天他们可能还在和竞争对手同场竞技,明天就可能组合成为同一利益体。这并不源于他们善变,而是因为他们更关注达成目标的机会与多元化的可能性。

  反思

当下的时代,组织迫切需要强烈的创新精神,至少大家在嘴上是这样呼吁的。可真正成功的组织却不多,大多数组织在会议上会有许多好的点子出来,却随即被铺天盖地的“资源不足”的质疑声扑倒,所谓的创新还没成型,就倒在了来会议室的路上。

在我看来,提出新点子的人值得肯定,那些提出质疑的人也没错。真正的问题出在了组织的文化上,更直白的说,是组织中的关键少数。换句话说,关键少数在遇到决策选择时,关注机会还是关注资源,决定着组织的未来与层次。一个组织如此、一个部门如此、一个家庭也是如此。

组织的成功,不仅仅要依赖于团队成员的努力,更重要的需要组织文化的传承。如果一个组织内部总是对新的想法嗤之以鼻,新的策略半信半疑,质疑的声音大于包容。只考虑做资源限度之内的事,往往只会选择风险度最小的做法。结果就是可能无法抓住成功的机会。

当然,选择资源比选择机会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选择机会则除了勇气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的坚持,而人一旦坚持下去,很可能获得成功的概率要大许多。

选择“资源”还是“机会”,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