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三四月的求职跳槽小高峰之后,到五月,不少人已在新岗位上工作了一两个月。近日,接到了不少求助电话,咨询的问题都很相似:跳错槽了怎么办?“新工作还不如原来的,本以为换工作就能解决掉那些烦人问题,结果工资没涨多少,事情更多了,越来越没方向。”左右躲闪不及,又“中枪”死在找错工作上。然而,有多少工作可以重来?
案例
换了工作还是错,怎一个惨字了得!
年后两三个月里,D一直在为换工作的事奔波。D大学读的是自动化,毕业后,他先在一家外企做了两年的技术销售,业绩平平,收入尚可,生活并不拮据。
D心里明白,销售对他来说不是长期的发展方向,他还是对专业技术工作感兴趣。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民企做设备检测。刚开始时,D还觉得这个岗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可时间一长,他就发现这个平台不好,能学习积累的东西很少,接触面也窄。除此之外,工资涨得可怜,涨薪周期十分漫长。
今年春节回来,D又开始找工作换平台。两个多月的忙碌、奔波后,最终去到一家中等规模的合资企业做技术检测,工作内容和前一份差不多。D觉得新公司规模大,技术了得的前辈也多,大多涉及国外业务,是个成长锻炼的好地方。更让人欣喜的是,试用期薪水就比之前高出15%,转正后的薪资福利更好。
上班第一天,D感觉自己会在这里长呆,好发展似乎就在前面向他招手。可现实往往不让人如愿以偿,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没过多久,D慢慢感觉到这里的局促,表面平静的人际关系后是暗流涌动的派系斗争,前辈们对新人也不怎么待见。工作中稍微出一点差错,就要被上司训斥,同时还伴着同事们的冷眼冷语。
眼看试用期就要结束了,D心里越来越纠结。他感觉到了被排挤的危机,但为了工作和生活,又不得不自己控制着、压抑着。“真的让人难以忍受,怎么会那么难呢?难道我的能力很差?是主动辞职,还是先拖一天算一天呢?”D每天顶着巨大的压力上班,感觉自己都快患上神经衰弱了,时常头痛、憋闷难受。离试用期结束不到十天,D不得不开始认真面对“跳错槽”这个事实,狼狈、焦虑、惶恐一应俱全,他再也承受不住了,只能是来向阳生涯,寻求CCDM职业规划师的帮助。
解决方案
重新进行职业定位,方可亡羊补牢
职业规划导师闫岭与D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闫岭发现,其实D从事的工作与其专业背景十分对口,虽然他对咨询、培训行业也有兴趣,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在本专业方向上深入发展。然而,技术检测不就是本专业方向么,怎么会出问题呢?
通过深入梳理、分析,闫岭认为,D对自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专业领域和相关的行业信息了解也不多,造成了职业定位模糊,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重新进行职业定位。D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做项目,喜欢解决问题,喜欢团队协作式的工作,但现在这份工作,同伴之间隔阂很大,领导也不好沟通。闫岭对此表示认可,目前的工作环境确实与D的性格、价值观都不吻合,D因为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新环境才遭遇了困境。
那么,什么样的岗位适合D呢?闫岭发现,D责任心很强,做事有耐心,喜欢项目工作,对成为某领域的专家有很强的意愿。经过对相关行业的信息进行充分讨论后,D与闫岭一起探讨出了新的职业目标:项目工程师,切入点是从基层的项目助理开始,行业则定位在他曾经接触过的建筑领域。当这个方案最终被完整地确定下来时,D心里总算踏实了,咨询结束后,他表示自己会积极行动,按照职业定位寻找合适的岗位,并再三感谢专家团队才离开。
案例启示
提防三大“病因”,提早规划才能治本
一周前,D发来邮件,现在他在一家处于发展期的公司里担任项目工程师助理,虽然比以前更忙碌,生活节奏更紧张,但之前那种低迷、压抑的状态再也没有了,D还定下了目标,三年过后要成长为项目工程师。
职场上,跳错槽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很多人像D一样,不知不觉就掉入了僵局之中。明明是自己的选择,为什么会是错的?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指出三大“病因”:
第一,对目标公司(行业)不了解。很多人去到新公司后才发觉,人际关系不和谐、企业文化与个人价值观不吻合、行业不熟悉难以开展业务等,即便公司本身或行业不错,但平台不适合自己,很难在其中发挥才能。
第二,对工作职能的了解片面。有的工作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在不同的环境和行业里,工作职责和内容相差很远。例如IT行业中,工作职能非常细化,职业定位不清,不了解情况,很可能在各种跳槽中越来越迷失。
第三,光顾着涨薪,不管职业规划。为涨薪而跳,看起来天经地义,但因此跳失败的人比比皆是。但如果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环境、岗位都不适合你,高薪很可能是短命的,再想换工作就被动了。
要避免跳错槽,关键还是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少走弯路。向阳生涯认为,跳槽并非加薪升职的捷径,在选择新平台时,做好考察工作,多一点了解,就能少一分风险。此外,即便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必要。少些抱怨,多些坚持,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校园网--www.xiaoyuan.org 联系邮箱:service@xiaoyuan.org
本文链接: http://www.xiaoyuan.org/blog/2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