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句很多人都认同的话:成功人士不一定要很聪明,但一定要情商很高。果真如此吗?
前几天,表妹向我吐槽,她上班三年了,一直在努力和同事、领导处好关系,结果受伤的还是自己。
大学毕业前,老师和父母谆谆教诲她要提升情商。于是,从上班第一天起,表妹就开始做各种努力,别人有需要帮忙的就主动帮,从不拒绝,她努力合群,努力融入团队中。
同事有了问题,都会找她帮忙。举个例子,表妹英语好,有位同事找她帮忙翻译一个资料,表妹没好意思拒绝,接了材料,才知道翻译起来真费劲。一份资料,看似简单,表妹熬了三个晚上,才做完。
可结果呢,当表妹交给那位同事,她连句谢谢都没有,反而有些埋怨说:“就这么几页,也没多复杂,你怎么用那么长时间?”
因为从不说“不”,她受尽委屈。去年评优的时候,明明表妹业绩优秀,可领导找她谈话,说你年轻,以后还有机会,这次把荣誉让给老同志吧。表妹觉得特别憋屈。自己那么累,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还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我对表妹说:“职场不需要你太高的情商,好好修炼你的专业,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才是王道。”
你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得有价值,才能得到老板的青睐、同事的尊重。毕竟,职场是个做事的地方,要用业绩说话。
情商高,只是锦上添花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就是个强大到让老板放纵的人。腾讯总部在深圳,而张小龙一直在广州,习惯了广州的工作生活,不想去深圳,为了他,老板马化腾竟然特批微信总部设在广州。
可以说,张小龙是唯一一个在腾讯能如此“放肆”的人!为什么马化腾能如此容忍张小龙?看看张小龙的传奇你就知道了。
张小龙是个偶像级程序员,连续成功三次,第一次是foxmail,让他功成名就;第二次是QQ邮箱,让人叹为观止;当然,最让人望尘莫及,是他创造的微信。
微信到底有多牛?2011年诞生至今,微信注册用户超过6亿,覆盖的国家及地区,超过200个,一些网友甚至将张小龙称为中国的乔布斯。
普通人想要事业有成,有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要学会与领导打交道。然而张小龙似乎从来不需要学习这种技能。他性格孤僻,根本就不懂社交,最不愿意和人打交道,当然更不知道该如何讨老板欢心。
可当你能力足够强大,创造的价值超越老板的预期,你就不用再看老板的脸色了,相反,老板可能会小心翼翼地讨好你,谁让你是给他创作利润的“奶牛”呢?
你到职场,是来做事的,不是来做人的。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做漂亮,就是你最好的名片。情商高,只是锦上添花。
脾气坏的人更容易是好领导
在职场,作为员工不需要太高情商,作为领导,也是这样。
我们公司,每年KPI评价特别有意思。有些SVP给自己下属的KPI评价都还不错,即使心里有点不满意,评价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他们深谙中庸之道,下属高管表现得再好,也不会给你太高的奖励;表现再差,也会给你体面。
而有些SVP就直截了当的多。对于那些不听话的、阳奉阴违的,不努力的下属,他们毫不客气,打低分,甚至有打“不合格”,直接让他下课。因为领导的简单粗暴,这些下属们马上老实了,再不找借口了,也没人推诿了,一个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然对于那些工作努力,业绩突出的下属,他们也绝不吝啬,一定会重奖。
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后者管理的领域,工作效率和效果都不错。而前者培养出了一群小白兔,活生生将一个个狼性团队带成了碌碌无为的兔子窝。
正如伦敦大学心理系教授AdrianFurnham说的那样:“事实证明,那些脾气坏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好的领导。难怪任正非会说:要警惕不会做事却会处事的人受到重用。深以为是。
好好做事,是最重要的事
初入职场,父母、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和领导、同事处好关系。但他们偏偏忘了告诫我们:做事,比做人更重要。以至于我们花费大量精力去取悦领导、迎合同事,独独忘了提升自身能力,好好做事,做个有价值的人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
你的时间有限,当你把时间过多花在了交际上,就意味着你学习、精进的时间少了。而且,很多时候情商高未必是件好事,过分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反而让你精力无法集中在专业上。满脑子想着做人,就很难把事儿做漂亮。
行胜于言,把事儿做好,就是最好的做人!只有好好做事,才能让你脱颖而出。
每天活在别人的目光中,事事考虑别人的感受,让别人的眼神语气影响自己,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在职场中,老板和同事对待你的态度,取决于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如果你有价值,老板会依赖你、信任你,同事会尊重你,你做什么都是对的,哪怕你顶撞老板,老板都会宽容你,甚至有时候,公司的规章制度对你来说都可以是例外;
相反,如果你没本事、没价值,老板绝不待见你。对他来说,你可有可无,哪怕你情商再高,他也不会多看你一眼。
人在职场,只有没真本事的人,才会讲情商。当你有本事、有能力的时候,世界都向你低头。愿你强大到在职场里能任性做自己。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校园网--www.xiaoyuan.org 联系邮箱:service@xiaoyuan.org
本文链接: http://www.xiaoyuan.org/blog/2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