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招聘> 正文

2024年海南三亚市海棠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为满足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才资源需求,拓展编外聘用补充渠道,提升海棠区编外聘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海棠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储备库人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公告。

2024年海南三亚市海棠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一、基本原则

  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建立常态化进出用人管理机制,广泛吸纳各类人才,及时更新人才储备,为海棠区的社会建设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储备人员的招聘分类、数量

  此次招聘的人员将作为我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储备人员,入库后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满后,储备人员资格自动失效。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储备库储备数量为:编外聘用内勤人员名额为100名,编外聘用外勤人员名额为100名。

  三、资格条件

  (一)报名资格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违法、违纪行为;

  3.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服从组织安排,吃苦耐劳,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4.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5.编外聘用储备人员需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学历证明以学信网信息认证为准;

  6.编外聘用内勤储备人员年龄: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7月8日至2006年7月8日期间出生);编外聘用外勤储备人员: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1978年7月8日至2006年7月8日期间出生);以上年龄以身份证载明的出生日期为准;

  7.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能熟练操作各类办公软件,有一定的综合写作及文字表达能力;

  8.属于海棠区现在职编外聘用人员如果参加此次报考,需所在用工单位批准后方可报名。

  9.符合岗位所需的其他具体条件及资格要求。

  (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入库: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5.失信被执行人;

  6.曾在三亚市海棠区机关事业单位因违反工作纪律被开除的人员;

  7.其他违反有关规定不适宜报考的。

  四、岗位工资待遇标准

  被聘用人员工资及福利待遇按海棠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综合工资待遇标准执行:

  1.内勤:平均每月3675-5675元(随绩效考核结果和个人提供的学历证明所对应享受的学历补贴而确定);

  2.外勤:平均每月3275-5275元(随绩效考核结果和个人提供的学历证明所对应享受的学历补贴而确定);

  以上标准含个人四险一金部分、考核奖励性绩效及学历、交通和高温补贴,此标准随海棠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工资待遇政策调整而浮动。

  五、招聘的程序和方法

  招聘工作按照制定招聘工作方案、发布招聘公告、报名、笔试确认、考试(笔试、面试)、公示和入库等步骤进行,区编外聘用人员储备库招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监督指导,储备库建立后由区人社局负责日常管理,区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具体如下:

  (一)发布招聘公告

  区人社局根据区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的招聘方案拟定招聘公告,在海棠发布(微信公众号)、海棠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海棠区政府网站等媒体平台上发布招聘公告。后期相关公告均通过以上形式进行公告(示)。

  (二)报名工作

  1.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进行,不接受现场报名,不收取报名费。

  2.网上报名时间和网址:

  (1)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7月16日上午8:30至2024年7月22日下午17:30

  (2)网上报名网址:http://hm.huiminhr.cn/。网上报名流程包括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照片及报名所需材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笔试确认、打印准考证等环节。

  3.报考人员应在报名期间规定时间内登录考试报名系统网址进入报名专区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照片及报名所需材料,选择符合条件的岗位进行报名,每个应聘人员只允许选报1个岗位。

  4.报名材料要求。报名人员须按要求提供以下①至⑩项电子材料(材料上传要求:以PDF文档、JPG图片格式上传材料至报名系统,大小不超过2MB):

  ①应聘人员应按要求如实填写《2024年三亚市海棠区编外聘用人员招聘报名表》(下载附件1,填写完整后并本人手写签名贴照片以PDF或图片格式上传);

  ②《诚信承诺书》(下载附件2,填写内容并本人签名按手印后上传);

  ③本人有效身份证(正反两面合成一张图片);

  ④户口本(首页及本人页合成一张图片);

  ⑤本人近期正面免冠1寸彩色证件照片;

  ⑥学历、学位证书(202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在报名时必须提供个人书面承诺书以及由学校出具的准予毕业的证明和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打印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未在2024年8月31日前取得并提供学历学位证书的,取消储备资格。拟聘用人员在办理聘用手续前须取得并提供与应聘岗位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届时无法提供者将不予聘用);

  ⑦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打印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必须带有有效期内清晰可查的在线验证编号;

  ⑧留学回国和在港澳台取得学历的应考人员,还须出具教育部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⑨党员身份证明(须上传近6个月内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出具的中共党员/预备党员书面证明,书面证明内容包含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并加盖所在党支部的公章);

  ⑩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5.资格审查

  (1)依据规定的范围条件对报名者统一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符合招考条件者,准予参加考试,并通过指定方式进行审查结果公示。对审查结果有疑问的,可在公示期内进行电话咨询,公示期结束后提出的将不予受理,资格审查工作贯穿于考试聘用的全过程。

  (2)报名表所填内容和提供的证件资料必须真实有效且符合岗位要求,凡本人填写信息不真实、不完整或填写错误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如经查实为虚假内容或资料的,取消其报名或招考资格。

  (3)确定报名合格人员名单。招聘岗位的名额与通过报名资格审查人数的比例必须达到报考岗位要求的比例才能开考。报名结束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减少招聘名额或取消该招聘岗位。

  (4)公示期结束后,考试公告将在海棠发布(微信公众号)、海棠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海棠区政府网站等媒体平台上公示。

  (5)参加笔试确认。资格审查通过的考生须于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在“在线报名系统-会员中心-我的报名”位置处找到相应报考岗位,点击“参加笔试”,确认通过的,系统提示“您已确认参加XX考试”即视为确认成功。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确认的视为放弃笔试资格,将无法打印准考证,不能参加笔试。

  (三)考试工作

  考试分为笔试、面试两部分,分数各为100分。笔试、面试占综合成绩的权重分别为60%、40%,两项权重分合计为综合成绩。

  有资格参加笔试、面试的人员名单将在海棠发布(微信公众号)、海棠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海棠区政府网站等媒体平台上发布公告,同时在海棠区人力资源市场大楼1楼公示栏发布公告,报名人数达不到招聘人数的不影响考试进行。

  1.笔试

  考生按照笔试相关公告要求登录报名系统打印笔试准考证。考生凭笔试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场,出示证件不齐全的一律不予进入考场。

  (1)时间和地点以《笔试准考证》为准。

  (2)形式和内容

  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能力测试、公文写作。

  (3)笔试成绩公布

  根据笔试成绩的整体情况,由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划定成绩合格分数线,达不到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不得进入面试。笔试成绩在海棠发布(微信公众号)、海棠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海棠区政府网站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公示。

  2.面试

  (1)人员确定

  面试考生从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产生,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分至低分,按储备库人数1:2的比例从高到低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不足1:2比例的,按实际合格人数确定,不影响面试进行。若笔试成绩末位同分的,则一并进入面试。进入面试的考生,如果放弃面试,请于面试前两天书面递交“放弃面试说明”,书面递交有困难的,必须以手机(号码为报考时填写的手机号码)短信形式发送“放弃面试说明”,短信发送联系到“13307678917”,放弃的空缺按规定递补。

  (2)面试时间和地点以海棠发布(微信公众号)、海棠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海棠区政府网站的公告为准。

  (3)形式和内容

  采用结构化面试,面试成绩实行百分制,现场在指定区域公布面试成绩。

  (4)面试合格分数线

  面试合格分数线划定为60分(含60分),面试成绩低于合格分数线的应考人员,不予入库。

  3.综合成绩

  综合成绩计算=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各项成绩按“四舍五入”法折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入库分数线由领导小组划定,综合成绩将在海棠发布(微信公众号)、海棠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海棠区政府网站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天。

  为了保证招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招考全程相关公告在海棠发布(微信公众号)、海棠人社(微信公众号)及海棠区政府网站等媒体平台上公布。若因考生未能关注指定官网公告信息,造成不能按时到指定考点参加考试或未在指定官网而在其他网站下载错误信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