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网> 正文

做“老板式”员工

经济危机了,减薪了,工作不舒坦了,总有人想着跳槽了,就是各大招聘网站也以此为由头,千方百计地忽悠写字楼里的人们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听起来十分的动人和人性,这似乎是个大洗牌的契机,优胜劣汰嘛,大难来时各自飞,谁会不顾及身家性命呢?说白了,这可是饭碗问题,今儿还捧着美滋滋的,指不定明天就没了,有自己砸掉的,有不小心磕绊了摔掉的,有老板顺势收走的,等等。那么就顾顾左右看看下家?这是个选择,却不是最好的选择。

做“老板式”员工

俗语讲“患难见真情”,越是困难的当口,越是见证个人职业的忠诚度。这不是保守派的护皇宣言,而是在大乱将至时给处于职场边缘徘徊犹豫的人的最简单原始的忠告。换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员工有这样重新选择的机会和可能,老板更有这样的想法。既然危机了,就有理由做一些非常规的措施,炒鱿鱼啦、拖欠工资啦、外派啦,或者干脆放长假啦,等等。等业务重新兴旺起来时,你怕是早就另谋高就了,老板也有了新欢,似乎皆大欢喜,但回味想想,应该不是这样的逻辑。

不少员工总是在抱怨,老板没有给我发挥水平的机会,为什么大项目总没有我的份儿,为什么我总是不涨薪,还被人天天虎视眈眈地“审视”着?同事的工作做得并不出色,甚至是不到位,为什么还会这么吃香?公司管理也很混乱,老板怎么能坐视不管?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不能不让人想入非非,一边口是心非、有板有眼地做着那一份工作、领着一份薪水,一边瞧着窗外,这山看着那山高,总在人才网上转悠,希望有伯乐出现,好让自己火山般的激情和潜力喷薄而出,为伯乐尽效犬马之劳。

也许我们该换一种思维。既然我在这里领薪水,就该做好这一份工作,否则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也是最初始的“按酬付劳”的逻辑。或者我的工作就值这么样的回报,至少在这个平台上是这样的“规则”,那么,若要有更高的回报,就需要反转思维,“按劳付酬”,付出更多些劳动,以换取那可能的额外的薪水。这种假设成不成立呢?我的判断是这样的:员工是企业的一员,选择了这样的工作环境,就理应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思考问题。所谓“主人翁”的说法,很土,但很实际。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厂矿大院墙上,我们还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标语:厂兴我荣,厂衰我耻。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标志,但却是企业员工最好的自我定位思路。企业的经营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利益,而企业经营也是直接或间接和个人相关的,任何岗位都是既定的不可或缺的经营链条上的一环,个人工作的秩序性与成效性间接地促成了企业链条的效益空间。也许很多的私营企业还没有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监督与评价每一个岗位员工的工作成效,但各个岗位的表现差异会很明显地在整体业绩评价中体现出来。换句话说,“鹤立鸡群”的个体成长轨迹极容易在这类工作氛围中诞生。世间事最怕“认真”二字!也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很多的员工在五光十色的现实与诱惑面前心旌摇曳,难以自已,最终导致了瞻前顾后一事无成。定下心来呢?加入了一个团队,类同于一个家庭,以主人的身份从事每一项工作,以家长的视角来观察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企业里,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各项工作,审视自己所作所为。

对,要做“老板式”员工。

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一心想当“将军”。把自己从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独立岗位上提取出来,哪怕是放到一个主管的视野中,你都会发现原来很多的人和事情是可以得到很好的优化的,这也就是前面所抱怨到的诸多细节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种选择,或随遇而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冷眼旁观瞧个热闹;或主动起来承担起职外的责任——这在公司的章程里和岗位描述里没有述及的,可以称之为“盲区”。想到了吗?JUST DO IT!不要只是停留在“想”这个层面上,这也是很可怕的,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自己增添很大的精神负担,你会成天的钻研这样莫须有的问题而不能自拔,落得个郁郁寡欢形容憔悴。我很欣赏NIKE的这句口号,还有IBM的理念,不要停留在“想”这个问题上,拿出行动来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有效果的。

当老师时曾经遇到过一个现象:不少学生在打扫卫生时非常随意,门窗桌椅敲敲打打甚是不当回事,卫生状况糟糕得很。我就问过一个学生:如果这是你自己的房间,你会这样挥着笤帚东一下西一下、桌椅板凳随手扔吗?无语。无语就是答案。他不会的,敝帚自珍嘛,自己的东西肯定会珍惜。办公室关门了,电脑显示器还开着吧?门口的招牌缺了个字母了,有些时候了吧?余世维在给某家企业做培训的时候提过一件事,国内的一家相当有名的电梯公司,厂房上硕大的标志缺了一块,看上去还不是近期发生的事。员工看到了吧?领导也看到了吧?客户肯定也看到了吧?大家心照不宣,也没人管着了,就豁着大门牙龇着嘴笑。他暗示的是企业文化,我要说的是员工的自主性问题,也许举手之劳就能解决,何乐而不为呢?

说穿了,这些事情都是短期内难见效益的,没有人会在考核里给你横添一条:某年月日,某某额外关灯一盏,予以表彰。老板也不会恰在此时看到你的所作所为而增添对你的好印象与信任,从而为你提供机会让你平步青云。正因为此,才使得员工很少有这样的主动性,哪怕在全体大会上提出这样的倡议,不想关灯的继续不关灯,愿意关灯的你不说他也会风雨无阻,这就是个态度问题。

这种事情似乎和伦理沾了点边,和规章制度倒是不沾边的。偏偏是企业缺乏这样的员工、这样的事情和这样的态度。那么,想鹤立鸡群吗?这是一条捷径。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留的。哲学有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经由量变而质变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时不烧香,难事抱佛脚,这是佛家之大忌。凡事不能有太多的利益心,总想着每一点事情都会有回报,没有回报不去干,才不当那傻子呢!世间傻子何其多也,而修成正果的也往往只是这些“傻子”——说西域有人立志成佛,逢鹰抓雀,雀藏身其腋下,鹰曰:无雀则吾饿死,此人左右为难,交雀则雀死,不交则鹰死,无奈,割股喂鹰,成全两生灵,修心成佛。说远了,只有日积月累,甘当“万金油”,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让你修身养性,成就大事。毛主席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因为其难,所以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只有那寥寥数人。